视觉智能大咖说|亚太集团黄伟潮:企业“闯入”国际竞争的最大后盾,是相互融合的完整产业链
2022 INTERVIEW
访
谈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于上世纪首次提出以来一直令人心驰神往,百年之后的今天仍具有前瞻性,正与人工智能、信息通信、智慧城市与交通等深度融合,重塑这一产业的生态架构和价值链体系。
本期大咖
黄伟潮
亚太机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01
企业生命力在于居安思危、
持续升级
有人说,这是一家年逾不惑的“老牌”企业,总是安不忘危,盛而虑衰。也有人说,其实这是一家在转型之路上风驰电掣的“年轻”企业,坚持敢为人先、创新不懈。
“真正的好企业一定要长期保持危机感,惟有不断地创新升级,才能攀越座座高峰。”回顾40多年的进阶之路,亚太机电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黄伟潮发出如是感慨。
亚太集团始创于1976年,从制造汽车零部件起家,成长为集工业互联网、园区运营为一体的民营企业集团,其历程可谓中国汽车发展史的缩影,见证了中国经济振兴繁荣的变迁轨迹。
期间,亚太围绕“升级”这一主线,历经了三大重要阶段。
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亚太处于“培养人才、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作为一家乡镇企业,亚太团队中的最高学历是高中,对技术研发带来极大掣肘,于是启动了“培优计划”。“当时我们定期挑选优秀应届高中生到大学委培,这批学子学成归来后推动了基础制动系统技术水平突破新阶段,并逐渐成为亚太集团的中流砥柱。”
2000年,亚太决定从机械制造向电子领域转型,耗费四年心血打破了“舒适圈”,跨越“零基础、零经验、零市场”的“三无阶段”,成为国内率先自主研发生产汽车ABS的供应商。黄伟潮欣慰地说道:“经过十年的深耕布局,亚太已实现了从ABS到ESC、线控制动系统、iBooster等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成为了汽车电子领域的佼佼者,敢于与国际大型汽车零部件集团同台竞技。”
随着人工智能开始大爆发,“自动驾驶”技术再次引发热议。2015年,居安思危的亚太立刻着手布局智能驾驶与新能源这两条不可分割的赛道。
智能驾驶包含视觉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三大系统,亚太基于制动系统的深厚底蕴,选择“自下往上”的方式打造整体系统解决方案,现已成功塑造“智能驾驶环境感知+主动安全控制+移动互联”的无人驾驶产业链,实现了77GHz毫米波雷达以及视觉系统(含控制器)的产业化。
“持续升级是企业的生命力所在,亚太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在智能驾驶新领域布局中,只要我们撑过去就能开启新阶段,直接从红海变成蓝海。”黄伟潮总结道。
02
增强产业链整体优势
打造互融利益共同体
且看今朝,汽车行业变革浩浩荡荡。智能网联汽车不仅是全球大国竞争的重要科技和产业领域,也是我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内容,为我国由汽车大国转向汽车强国提供了有利契机。
作为智能网联汽车国际舞台的竞争者之一,黄伟潮深有感触,“随着全国智能网联汽车日渐呈现出核心技术加速突破、基础支撑加速发展、产业生态加速成熟等特点,一个复杂的、横向发展的新型汽车生态系统正在构筑。但是,真正安全上路的无人驾驶还面临许多挑战。”
从市场角度而言,国内汽车领域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与供应链,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常以一己之力与整个产业抗争,无论是价格、质量,还是技术都没有强劲后盾,实在力量悬殊。
从技术角度来看,行业同质化现象严重,企业多“重复劳动”而少创新之举,芯片计算能力、摄像头人脸识别精度、信号通讯能力等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未来数年内依然难以破题。
“如果没人做的领域永远没人做,一个小小的芯片就让产业链断裂了,谈何发展?”他表示,“智能网联汽车是高度融合的大产业,只有聚合生态之力打造分工明确、要素齐全的完整产业链,方可促进省内乃至全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大幅提高国际竞争力。”
为打破这一行业困境,亚太集团“奔走呼号”之余,以龙头企业的影响力凝聚了一大批同道中人。
2015年,亚太集团成立了亚太科技创业园,打造汽灵灵汽车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2019年,牵头联合浙江大学创新研究院、华为、腾讯、新吉奥、联通、零跑汽车(大华)等成立了浙江省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组建浙江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联盟,主攻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促进上下游产业链互联互通,打造相互融合的利益共同体。
03
开放思维自由竞争
协力培育产业集群
虚怀若谷,静水流深。世界一流的产业集群往往诞生于积蓄合力、协作创新的“聚变反应”之中。
今年,杭州锚定视觉智能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目标,在原有的“以数字安防产业为基点,向视觉智能产业跃升”的发展主线基础上,积极探索“数字安防—视觉智能—智能物联”的演化路径,建设“中国视谷”地理经济新地标。期间,也将进一步推动视觉智能技术及产品在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验证与试点示范应用。
“视觉技术是智能网联汽车不可或缺的部分,视觉智能产业在杭州以及浙江的基础非常扎实,评其为中国级过于低调,国际级才是实至名归。”黄伟潮建议,“政府培育视觉智能先进制造业集群还需健全政策制度,搭建支持体系,以更开放的思维令其自由竞争、自由生长。”
譬如发布科研课题,让高校院所、企业个人均有机会“揭榜挂帅”,提高研发水平,引导建立“龙头企业打先锋、中小企业做支撑、小微创新企业夯实重要基础”的协作机制,凝聚共赢发展的行业生态,让整个产业如潮水奔涌一浪更比一浪高。
在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的过程中,不仅要提高“本土作战”协作能力,还要打通区域一体化的“经脉”。
黄伟潮分析道,“长三角区域具有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备和市场潜力大等诸多优势,浙江应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整合共享,形成区域性的专业化优势产业集群。”
在延伸产业链上下真功夫,在培育产业集群上做深文章,可以预见,上下游相互配套、利益链相互融合的大生态将是我国产业迈向全球最大的底气。
往期回顾
END
访谈者|浙商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秘书长、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秘书长 缪衡
撰文|杭州视觉智能产业集群融媒体中心 苏会会
制图|杭州视觉智能产业集群融媒体中心 李红红
视频制作|杭州视觉智能产业集群融媒体中心 喻文菁

点击发现 分享、在看与点赞